其他

近十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Top10研究热点、Top10论文作者(2006~2015)

2017-12-30 青年史学家


本文基于CNKI2006-20156268种学术期刊700多万篇文献大数据,以CNKI《知识资源总库》为统计数据源,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引文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学和对比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及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哲学和历史学等主要学科领域在2006-2015年的各项评价指标和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166月)。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趋势

1.哲学社会科学总体发展趋势

2006~2015年,在我国6268种学术期刊上(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08-2015年版取并集统计)发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即可被引文献,共计703.8万篇,其中受各类基金资助论文149.3万篇,受国家基金资助论文33.5万篇。从各年发文量对比来看,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产出总体已呈现上升趋稳状态,近10年基金论文比大幅上升(从20069%升至201533%)、国家基金论文比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3.2%),表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持续重视,受资助力度不断提高。

2.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现状

从学科发文量和基金论文来看,在近10年学术期刊发表的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经济学、教育学两个学科研究规模最大,发文量占比分别为34.69%23.82%。政治学位列第三,发文量占比7.24%。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军事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学科发文量占比均<1%。在基金论文方面,心理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基金论文比例较高;国家基金论文比排名前三位的是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

2006~2015年,经济学、教育学、法学三个学科的总被引频次最高,分别为909.0万次、383.7万次和155.9万次。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三个学科的篇均被引最高,依次为5.97/篇、4.42/篇和3.72/篇,说明相较而言这些学科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普遍较大、质量更高。

2006~2015年,经济学、教育学、法学三个学科总下载频次最高,分别为49822万次、20285万次和10019万次;篇均下载最高的是心理学,达372/篇,社会学以268/篇排名第二,法学和民族学并列第三,均为226/篇。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统计

2006~2015年在我国学术期刊上发表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的机构(按机构名称统计)共计25万余个。这些机构可按性质大致归为高等院校、大中专学校、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党校、科研机构、社科院、企事业单位等七类,各类机构发文量、基金论文统计。数据表明,高等院校的发文量独占鳌头,共计发文438.9万篇、占比65.8%,基金论文比同样最高,为31%,说明高等院校是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主要阵地。

2006~2015年高等院校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哲学社会科学论文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学科,分别为131.3万篇、99.5万篇和34.2万篇。心理学、管理学和民族学的基金论文比例较高,依次是44%43%39%;国家基金论文比最高的则是管理学(18%),其次是心理学和考古学(均为14%)。

2006~2015年发表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的高等院校中,发文量最多的前20所高校为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清华大学。除福建师范大学外,均为“211高校”(大部分为“985高校”)。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以60232篇发文量雄居榜首。

从高校高发文机构总下载和篇均下载来看,中国人民大学发文的总下载频次最高,为2622万次;其次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分别为2127万次和1777万次。从篇均下载频次来看,排名最高的则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别为504/篇、484/篇、435/篇。

为了更全面客观地发现和衡量学科内的核心机构,本文主要依据普赖斯定律和综合指数法来确定和评价学科内的核心机构及其影响力和贡献大小。部分学科核心机构如下(只列举排名前10名的机构,按照影响力从大到小排列):

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

法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

历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

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分析

1.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现状及趋势

从发文作者统计来看,2006~2015年在我国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的学者(按作者姓名和所在机构统计)共计约351.7万余个。数据表明,近10年我国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工作者人数总体也呈现上升趋稳状态,从2006年的41.6万个快速增长至201368.6万个的高峰,2014-2015年则略有回落。

从学者发文数量分布来看,这351.7万余个发文作者中90%以上在近10年发表的论文数不超过5篇(含5篇),其中约202.5万个作者仅发表1篇(多为在校学生,占比57.6%),约115.6万个作者发表2-5篇(占比32.9%)。而发文量超过30篇的作者仅有1.33万个,占比不足0.4%

从学者合作情况统计来看,近10年发文中有426.5万篇论文为独著(即仅一个作者),占比68.1%;两个作者合著的论文数为136.7万篇,占比21.8%;而有10个以上(含10个)作者的大型合作论文仅2039篇。从篇均被引来看,最高的是有10个以上(含10个)作者的大型合作论文,为5.15/篇,其次是3个作者合著的论文,为4.72/篇,而独著论文的篇均被引最低,仅为2.57/篇。整体而言,合作作者数量越多篇均被引相对越高,当然这也与发表时间有一定关系。

2.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核心学者

本文也采用普赖斯定律和综合指数法来确定和评价学科内的核心作者及其综合学术水平。详情如下:


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研究热点分析

1.经济学近10年研究热点

统计显示,近10年来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点经历了从2006年“可持续发展”到2009年“金融危机”,从2011年“管理”、“中小企业”,再到2015年“财务管理”、“企业”的不断转变,“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新兴研究也增长迅速,说明经济学领域的学术研究热点与各个时期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2.政治学近10年研究热点

 2006-2010年政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方面,这与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2007年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等密切相关。近5年,“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成为政治学的研究重点。这说明政治学研究一直与各个阶段党的指导思想和政府治国理念保持了较高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3.法学近10年研究热点

2006-2014年法学研究的高频词为“立法”、“和谐社会”、“完善”、“法治”等;而自2014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依法治国”迅速成为2015年法学研究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4.社会学近10年研究热点

数据表明,“农民工”、“就业”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点,这也体现了党和政府持续并高度重视三农和就业问题。其他诸如2006-2010年的“和谐社会”、“金融危机”、“青少年”等则是与当时社会环境和热点密切相关,2011年以后“人力资本”、“社会工作”等研究越来越多。此外,“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流动人口”等新兴研究也增长迅速,说明社会学研究符合当下社会关切和发展现状。

5.哲学近10年研究热点

统计显示,2006-2008年“和谐社会”一直是哲学研究的高频词,这与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从2009开始,研究重点则转变为“孔子、“马克思””、“儒家”等,反映了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研究的高度重视。

6.历史学近10年研究热点

数据表明,除20062015年的“抗日战争”和2011年的“辛亥革命”等受当时时事热点(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影响的高频关键词外,“清代”一直是历史学研究的关注重点,这与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启动的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关系密切。


注:本平台每日从海量站点为用户选择优质信息,部分文章无法联系作者,若有选用不当,敬请联系我们。投稿、合作、建议等可后台回复“约”加本站编辑。




62 33055 62 20487 0 0 5733 0 0:00:05 0:00:03 0:00:02 573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